打造国内重要观鸟基地
推动“生态+经济”协同发展
每年冬季,上百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和“鸟类大熊猫”中华秋沙鸭在卢氏县洛河流域栖息越冬,成为卢氏县生态治理成效的重要体现。“为了更好保护这些珍贵鸟类,吸引更多珍稀动物到我市栖息繁衍,建议在卢氏县洛河流域建立中华秋沙鸭和黑鹳观鸟保护基地,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品牌影响力。”市人大代表张明云说。
张明云建议,在洛河流域建立中华秋沙鸭和黑鹳观鸟保护基地,要明确保护区域边界,对区域内的水质、植被和生态环境进行定期监测,禁止在区域内进行采砂、捕捞、排污等,减少人类活动对鸟类栖息地的干扰。要与科研机构和鸟类专家、野生动物保护者开展合作,设置监控设备和警示标志,对鸟类生态习性、迁徙规律等进行动态研究,建立中华秋沙鸭和黑鹳种群数据库,定期发布监测报告,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。同时,持续开展“百鸟翔集”活动,建立中华秋沙鸭和黑鹳观鸟摄影基地,吸引更多公众参与到鸟类保护中,将良好生态环境转化为旅游业发展优势,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。(三门峡日报记者 张静怡)